海洋,地球生命的搖籃,從金黃的海岸延綿直至天際,晝夜循環往復的潮水承載著一代又一代人的遠行夢想。如今,“一帶一路”倡議喚醒了古老的航路,再次將中國文明與世界文明相連。
在西非幾內亞灣的加納,中國港灣總承包、四航局三公司參建的加納特碼新集裝箱碼頭項目工程建設者們始終堅持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新發展理念,用自己的方式踐行新時代綠色發展觀,探索一條海外綠色施工之路。
志愿行動喚起當地環保意識
有著“黃金海岸”之稱的加納近年來經濟發展迅速,然而,環境污染的問題也隨之而來。在項目施工區附近,漁民們耗時耗力從海里拉上來的漁網中,經常塞滿了塑料袋、易拉罐等廢棄物,他們又隨意地將這些垃圾丟棄在施工區附近,對工地環境造成不良影響。
由于缺乏環保意識,當地民眾似乎對身邊的垃圾習以為常。項目部不是一座孤島,如果不能喚起周邊民眾的環保意識,項目部也不能獨善其身。在項目環境、社會責任和許可部(ESP)成立啟動會上,大家不約而同地認為,提升民眾和屬地員工的環保意識,將是項目生態環保工作需要解決的首要難題。 “大環?!崩砟罹瓦@樣萌生了。
“萬事開頭難。要先把聲勢造起來,我們在‘世界環境日’搞一次環保志愿活動!”望著中國交建統一發來的志愿者藍馬甲,四航局加納特碼新集裝箱碼頭工程項目書記劉偉心生一計。一場以“宣傳綠色環保理念、保護當地生態環境”為初始目標的環保志愿活動順利啟動了。
在業主MPS、咨工AECOM的支持下,項目部迅速組織起一支約300名志愿者的團隊,其中近百名隊員來自業主、咨工以及一些中資企業,約200名為當地社區志愿者。團隊成員來自中國、加納、印度、菲律賓、南非、法國等不同國家。不同膚色、不同種族的隊員們,利用業余時間自學環保知識,充分發揮專長,積極開展志愿活動。在海灘清理垃圾時,他們順手在醒目位置設立“節約用水” “防漏油處理” “綠色工作”等宣傳標識。志愿者開展關于環保的主題宣講、實操演練和問答互動活動,吸引了近千人參與, “新潮”的環保理念迅速地“熱”了起來。
“志愿者們首先是在一些小發明上動了心思,他們先后設計了節水節電的時控開關、自動泵等。接著,項目部出臺規定,現場所有的車輛必須經過當地環保部門的認證,獲得節能減排的綠色標識才能上路。項目環保部定時對公共用電、用水場所進行檢查,及時檢修設備,減少‘不起眼’浪費?!盓SP部印度籍經理庫馬爾說。
隨著活動影響的不斷擴大,駐地各界也開始密切地關注環保。 “這些行動讓我們看到了中國企業支持環保、支持教育的善心,期待中國企業能將這樣的愛心之火繼續在加納傳遞下去?!币患耶數亟逃龣C構的首席執行官丹尼爾在參加項目環保愛心主題捐贈活動時說。
通過開展各項環保志愿活動,環保理念不但傳遞給了項目全體員工,也逐漸輻射至項目駐地的社區居民。一系列交流活動為當地居民提供了相應的學習平臺,幫助原本對環境保護缺乏認識的人們逐漸樹立了良好的環保意識。
為小海龜照亮回家的路
走出項目營區,俯視附近的海灘,一排綠色和橙色遮陽網搭建的棚子精致而醒目,里面的沙地鼓起一個個小丘,上面均勻地插著長條號碼簽,有的還被小竹籠圍了起來 ——這個看似有些玄機的神秘場地,其實是項目部的“海龜孕產中心”。
每年11月至次年3月是加納海域海龜的產卵與孵化期。為了保障項目施ESP工區域的海龜正常產卵孵化,盡量減少對當地生態環境造成的影響,項目部于2017年11月建立了海龜孵化基地,并聘請了屬地專業的養護人員,負責將野生海龜在沿岸產的卵收集起來進行集中孵化,并將孵化的小海龜放回大海。不久前,海龜開始陸續孵化出來, “單是新注冊的海龜寶寶數量就已經超過700只?!表椖凯h保部經理嚴發說。
項目進港航道長約3400米,底寬225米,港池底標高為負19米,總疏浚量約為700萬立方米,而且項目施工區域就在漁業捕撈區內,水中魚類等生物數量很豐富。 “如果施工過程中不注重保護生物多樣性,有些損害將是不可逆轉的?!表椖靠偨浝項罱_一開始就清醒地認識到了生物保護工作的嚴峻形勢。
為了避免破壞物種多樣性,項目部建立了以“增強意識、保障資源、全面監測”為核心的工作體系,對海底動植物及海洋生物多樣性進行季度監測。目前,浮游生物、海底植被和海底動物,潮間帶動植物、植被、鳥類和魚類等全部納入項目部的監測范圍。這使項目部的生物保護工作有的放矢。
“比如,我們在炸礁作業前會提前驅趕魚群。我們還與第三方機構加納野生動物協會(Ghana Wild LifeSociety)簽訂了海洋哺乳動物與海龜監測合同,建立了海洋生物保護巡查隊,每日進行海灘沿岸的監測。在發現海龜蛋及其他海洋動物時,采取及時有效的保護措施,以確保生態環境的綠色平衡,為施工區域的海洋生物們打通生命繁衍的綠色通道。 ‘海龜孕產中心’只是我們生態環保工作的一個縮影?!眹腊l說。
功夫不負有心人,一套“組合拳”下來,憨態可掬的小海龜成為了項目部的愛心名片。項目部在生物保護方面的成效也得到加納政府機構、業主方、咨工、社區居民和新華社等主流媒體的高度認可,成為了中資企業履行社會責任的代表性案例。綠色生態通道為海洋生靈照亮了回家的路,也為中國港灣品牌點亮了社會責任之光。
“不讓一滴漏油入?!?/strong>
“綠色施工不僅在‘地上’,而且還要在‘天上’和‘水上’?!眲ド衩氐卣f: “對噪音、粉塵微粒以及油污的實時監控和專業管理是我們捍衛‘綠色特碼’的有力屏障?!?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為了對環境進行有效監測,項目部先后投入數10萬元購置了專業氣體檢測儀、粉塵微粒監測儀、噪音計以及噪聲監測儀等設備。此外,每天有專門的車輛在位于項目施工現場和60公里以外的自營石場之間對生態環境進行監測。通過科學監測,嚴格把控施工生產過程中對自然環境產生的影響。除此之外,項目部還投入近7萬元購置了漏油處理包,有效防范施工過程中可能產生的油污污染。
“不讓一滴漏油入?!笔琼椖坎亢俺龅氖┕ずS蚝I仙鷳B保護口號,細致的管理工作更是體現著打造“綠色特碼”的決心。以防為主,防治結合,對可能產生的污染,項目部提前做好防范措施。漏油處理包是對海上污染隱患的“秘密武器”,項目部所使用的每臺機械設備下方都安裝有防漏油裝置,減少了漏油可能直接產生的污染。
“項目部擁有大小施工船舶近20艘,如果不從源頭上著手防范,一旦出現問題將對項目整個綠色體系建設造成巨大的影響。而根據每艘施工船舶的不同特點設置漏油包,最大限度地規避了海上污染?!睏罱_說。
除此以外,項目部為了減少垃圾排放可能造成的污染和浪費,還設置了專門的“綠色垃圾場”,并且定時對垃圾堆場進行清理,“綠色垃圾場”由專人管理,對各類廢棄物進行分類處理,變廢為寶,節約資源,讓“綠色”變成“秀色”。對可回收的固體廢棄物,如廢鋼材、廢木材等,均加以回收再利用,而不可回收的固體廢棄物和生活垃圾則投放至相應的場地,定時清理。
“每天一清,在這塊場地內進行除蟲、消毒、清洗,整潔有序的場地里,如果不是有特定的標志,誰也看不出這是一個垃圾堆放場地?!眲フf。
“我們的‘綠色關隘’還是海陸空互聯互通呢?!睏罱_笑著說。船舶上生產、生活產生的固體廢棄物定時轉移至項目部“綠色垃圾場”,嚴禁將垃圾直排海中。同時,項目施工區域對焚燒行為的時間、材料和場地進行了嚴格規定,禁止焚燒油氈、橡膠、塑料、垃圾以及其他產生有毒有害煙塵和惡臭氣體的物質,切實筑牢特碼港環境保護“海陸空”的綠色屏障。
冉冉升起的特碼新集裝箱碼頭雛形漸現,蔚藍的天空與海洋連綿一線,白鷗低翔,敏捷地輕打著大西洋的海面。加納特碼新集裝箱碼頭項目保護環境、共建綠色家園僅僅是中國港灣履行企業社會責任的一個縮影。近年來,中國港灣在助力員工成長、共建社區和諧、追求環境可持續發展方面取得豐碩成果。
(原標題:在西非建設“綠色關隘”——加納人都知道要可持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