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rong id="pvjsx"><track id="pvjsx"></track></strong>

      <tbody id="pvjsx"></tbody>
    1. <em id="pvjsx"><strike id="pvjsx"></strike></em>

          X

          中國一帶一路網

          匈塞鐵路貝諾段——“改造升級后,火車平穩舒適”

          列車行駛在匈塞鐵路塞爾維亞境內貝諾段的貝爾格萊德薩瓦河大橋上。匈塞鐵路塞爾維亞段中方聯營體供圖

          清晨時分,商人伊萬來到塞爾維亞諾維薩德的火車站,登上前往首都貝爾格萊德的“隼鷹”號快速列車。他常年往返于兩座城市,對旅途便捷度的提升有切身感受:“以前鐵路老舊不堪,路上至少要花費一個半小時,還經常遇上晚點。改造升級后,火車平穩舒適,半個多小時就到達,我做生意便利了很多?!?

          伊萬所說的鐵路就是匈塞鐵路塞爾維亞境內貝爾格萊德至諾維薩德段(貝諾段)。中國鐵路國際有限公司牽頭組建的中方聯營體參與了對原有線路的改建。匈塞鐵路連接貝爾格萊德和匈牙利首都布達佩斯,為客貨共線電氣化鐵路,全長約350公里,設計時速200公里。這是塞爾維亞第一條現代化鐵路,其中貝諾段長約80公里,是整條鐵路的第一段通車線路。

          作為中國與中東歐國家共建“一帶一路”重點項目,匈塞鐵路首次實現中國鐵路技術裝備與歐盟鐵路互聯互通技術規范對接。這意味著中國的產品設備及施工和調試過程均須通過相關機構認證。由于項目的工期較緊,既有線路與施工線路交叉較多、相互影響,項目的立項、測試、認證等工作過程中均遇到了不少困難。

          匈塞鐵路塞爾維亞段電力能源供應子系統互聯互通技術規范認證工作負責人劉耀武是一名95后,回憶起認證工作,他感慨:“當時中方沒有現成經驗可以借鑒?!痹诘谝淮闻c塞爾維亞鐵路設計機構對接時,塞方同事告訴他,塞爾維亞已經近30年沒有進行鐵路升級改造了,當地鐵路設計等部門此前沿用的標準相對老舊,鐵路建設的許多參數只能依據以往經驗判斷,在項目建設的前期,中方和塞方只能摸索前行。

          為此,中方積極與塞方及歐盟認證機構對接,并根據中國國內經驗因地制宜確定方案,與外方就標準與認證方式等問題最終達成一致。在中塞兩國建設者共同努力下,認證機構及產品供應商不僅改變認證模式,還縮短認證周期并延長認證有效期,為鐵路建設提供了有力支持。項目中使用的接觸網、牽引變電、通信信號、列控系統等主要產品及設備均來自中國,是中國鐵路設備和技術首次大規模在歐洲市場使用。為確保中國制造的列車控制系統整體技術方案落地實施,項目部還啟用了中國企業在海外建成的首個高鐵列車運行控制系統實驗室,設備全部采用中國自主研發產品,符合歐洲通用標準要求。

          佐蘭·皮特羅尼耶維奇2020年初開始在匈塞鐵路項目部擔任接觸網工程師,負責接觸網的安裝調試,并與監管機構和供應商對接。他表示,中方在建設過程中體現出了高度的專業水準和認真的工作態度,自己也獲益甚多:“我曾3次獲得項目部表彰,感到很高興,也干勁十足,希望鐵路全線早日通車!”

          截至目前,匈塞鐵路貝諾段每天開行動車組列車64列,累計發送旅客約80萬人次,最高日發送旅客1.4萬人次。曾被評為“歐洲文化之都”的諾維薩德一直是熱門旅游目的地,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共有9.69萬名游客到訪諾維薩德,同比增長115.8%,其中超過40%的游客乘坐火車抵達。

          建設者們的腳步并沒有停歇。目前,諾維薩德至匈牙利邊境的蘇博蒂察段正在抓緊建設。預計2025年匈塞鐵路全線通車后,貝爾格萊德至布達佩斯的通行時間將從目前的8小時縮短至3小時以內,極大促進兩國和地區間的互聯互通。塞爾維亞與亞洲國家合作組織主席佐蘭·司巴西奇表示,未來塞爾維亞與周邊國家港口之間的鐵路建成后,巴爾干半島與歐洲中部和西部之間將形成暢通的鐵路網絡,塞爾維亞在整個地區的交通和物流樞紐作用將大大提升。(記者 謝亞宏)

          (原標題: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之二))

          編輯:路佳琪
          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五区
          <strong id="pvjsx"><track id="pvjsx"></track></strong>

            <tbody id="pvjsx"></tbody>
          1. <em id="pvjsx"><strike id="pvjsx"></strike></e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