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rong id="pvjsx"><track id="pvjsx"></track></strong>

      <tbody id="pvjsx"></tbody>
    1. <em id="pvjsx"><strike id="pvjsx"></strike></em>

          X

          中國一帶一路網

          中醫藥文化講座走進馬耳他中學

          新華網瓦萊塔4月25日電(記者陳文仙)馬耳他科斯皮夸市圣瑪格麗特中學“中國角”的學生們24日上了一堂特殊的課,中國第18期援馬耳他醫療隊為他們帶來一場生動形象的中醫藥文化講座。

          4月24日,馬耳他科斯皮夸市,中國第18期援馬耳他醫療隊和“中國角”創始人、圣瑪格麗特中學科學教師馬丁·阿佐帕迪(中)合影。(圖片由中國第18期援馬耳他醫療隊提供)

          醫療隊隊長董曉燕主講,她以中醫飲食文化為主題,向學生深入淺出地講解飲食與健康的關系、強調均衡飲食的重要性。她簡單地介紹了生活中常見的因時、因季、因人、因顏色而異的飲食文化,通過大量圖片讓學生們更直觀地了解中醫藥文化的魅力,并引導學生們養成健康的飲食習慣且堅持下去,現場課堂氣氛活躍。

          4月24日,馬耳他科斯皮夸市,中國第18期援馬耳他醫療隊隊長董曉燕(右)和“中國角”創始人、圣瑪格麗特中學科學教師馬丁·阿佐帕迪(左)合影。(圖片由中國第18期援馬耳他醫療隊提供)

          “中國角”平時開設漢語課程,董曉燕在講座過程中還穿插了漢語字詞的音義講解,學生們互動積極。

          學生西蒙娜·達曼寧·貝阿特麗斯對記者說,今天她了解到治療疾病也要考慮飲食,而不僅僅是藥物。

          伊薩克·迪亞科諾告訴記者說,他以后想學醫,通過講座他知道了人體不同的器官工作時間有差別。

          4月24日,馬耳他科斯皮夸市,中國第18期援馬耳他醫療隊隊長董曉燕在圣瑪格麗特中學“中國角”講課。(圖片由中國第18期援馬耳他醫療隊提供)

          “中國角”創始人、圣瑪格麗特中學科學教師馬丁·阿佐帕迪對記者說,近年來他堅持邀請醫療隊走進圣瑪格麗特中學,向“中國角”的學生介紹中醫知識,學生們從中獲益良多。通過講座,很多學生對中醫萌發出興趣。受到中醫文化的影響,學生們都期待以后有機會能去中國進一步學習中醫和中國文化。

          董曉燕對記者表示,今年是中國援外醫療隊派遣60周年,也是中國援馬耳他醫療隊派遣30周年。作為系列慶?;顒拥闹匾糠?,中醫藥文化進校園活動將會進一步推動馬耳他青少年對中醫文化和中國的了解,更加積極地參與到中馬兩國的人文交流中去。

          圣瑪格麗特中學是馬耳他一所綜合性公立學校,2010年在中方支持下創辦“中國角”。近年來,“中國角”已成為當地學生接觸中國文化的重要“課堂”。

          編輯:韓曉寧
          今日推薦

          通訊:數十年前中國援建的水利工程仍在造福阿富汗民眾

          中國政府于20世紀六七十年代援建了帕爾萬水利灌溉工程,可灌溉當地數萬公頃土地,同時也可供應人畜飲水和生活用水。工程對阿富汗經濟發展起著重要作用,經濟效益顯著,因而在阿富汗家喻戶曉,人們深情地稱之為“生命...【詳細】
          相關文章
          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五区
          <strong id="pvjsx"><track id="pvjsx"></track></strong>

            <tbody id="pvjsx"></tbody>
          1. <em id="pvjsx"><strike id="pvjsx"></strike></e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