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rong id="pvjsx"><track id="pvjsx"></track></strong>

      <tbody id="pvjsx"></tbody>
    1. <em id="pvjsx"><strike id="pvjsx"></strike></em>

          X

          中國一帶一路網

          中非農業合作助力布隆迪改善民生

          mediaplayer

          新華社布瓊布拉11月25日電 從“飯都吃不飽”到一大家人豐衣足食、蓋起新房,布隆迪布班扎省農民夏爾·恩根達庫馬納只用了四年。而這一切,得益于中國農業專家帶來的雜交水稻種植技術。

          “中國專家給我提供種子和化肥,教我種植技術,讓我有足夠的糧食喂飽孩子們!”養育了6個孩子的夏爾說。4年前,他開始在中國專家指導下種植中國雜交水稻。如今,他家農田的產量已經從每公頃不到6噸增加到9噸,種植面積也從半公頃擴大到了5公頃。

          日子好了,他家蓋起了新房,在村里特別顯眼?!敖酉聛?,我想多買些土地,再買幾頭牛,等旱季來臨再添上兩臺新水泵?!毕臓柸绱艘巹澲磥?。

          中國水稻提升糧食安全

          布隆迪地處非洲大陸東部,屬熱帶氣候,降水充沛,自然條件適合水稻生產。然而,由于當地水稻品種單位產量不高,布隆迪飽受糧食短缺困擾。

          在中非合作論壇框架下,根據中布兩國政府協議,中國自2009年8月起實施援布高級農業專家技術合作項目。截至目前,中國已派出5批45人次專家奔赴布隆迪執行農業技術援助任務,在當地22個村莊開展脫貧減貧示范工作。

          多年來,中國專家組深入田間地頭調研試驗,足跡遍布布隆迪15個水稻種植省份,成功挑選引進8種適合當地的稻種,解決了當地山區因稻瘟病減產甚至絕收的歷史難題,并實現部分稻種本土化生產。

          10月29日,在布隆迪布班扎省吉漢加縣,農民從雜交水稻苗床起苗。新華社記者董江輝攝

          夏爾居住的吉漢加縣寧加4村正是中國專家組在布隆迪設立的首個水稻減貧示范村。村里經過連續5季的雜交水稻種植,實現稻米增產1661噸,戶均增收6000美元,全村溫飽問題得到解決。

          “我們的雜交水稻比布隆迪常規稻種產量高兩到三倍。據測算,2022年布隆迪全國水稻整體產量比雜交水稻推廣前提高了一倍?!彼緦<沂Y代銘介紹說?!叭绻€能進行生產擴大化,這對進一步提高布隆迪水稻產量和糧食安全具有非常重大的意義?!?

          專家組估計,到2023年3月,布隆迪雜交水稻種植面積將達4000公頃;與2020年3月水平相較,稻谷增產1.5萬噸,收入增加750萬美元,布政府提出的“人人有飯吃、家家有積蓄”的愿景有望實現。

          培育人才帶頭致富

          寧加4村小伙埃內斯特·伊蘭昆達因為家庭負擔放棄了上大學的機會,轉而跟中國專家組學習水稻種植。經過幾年歷練,他已成為當地遠近聞名的水稻種植技術專家,不久前被布隆迪政府聘請帶隊前往鄰國剛果(金)傳授經驗。

          據了解,中國專家組已在布隆迪開展80多期、3000多人次的培訓,不斷為該國水稻產業自主、可持續發展輸送人才。經過培訓的數十名青年骨干運用所學技術,帶領當地民眾走上致富路。

          10月29日,在布隆迪布班扎省吉漢加縣,中國水稻專家但松柏(左一)指導當地農民種植水稻。新華社記者董江輝攝

          “我們非常感謝中國專家組的工作!”布隆迪環境與農畜業部常務秘書普羅斯珀·多迪科說,除了雜交水稻種植技術,中國專家組還幫助該國實現蘋果引種,促進家禽養殖、水產和稻漁綜合種養等技術在當地的推廣。

          “明年布隆迪農業將進入新的發展階段,我們準備推進灌溉系統和農業機械化。很高興中國專家會繼續留在這里,幫助我們發展?!彼f。(文字記者:周楚昀、吉莉;視頻記者:劉暢、吉莉;剪輯:劉暢;編輯:徐曉蕾、張代蕾、孫碩、王科文)

          新華社國際部制作

          新華社國際傳播融合平臺出品

          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五区
          <strong id="pvjsx"><track id="pvjsx"></track></strong>

            <tbody id="pvjsx"></tbody>
          1. <em id="pvjsx"><strike id="pvjsx"></strike></e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