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rong id="pvjsx"><track id="pvjsx"></track></strong>

      <tbody id="pvjsx"></tbody>
    1. <em id="pvjsx"><strike id="pvjsx"></strike></em>

          X

          中國一帶一路網

          記一場中亞與寧波的“雙向奔赴”

          5月24日,筆者隨剛剛參加過中國—中亞通訊社論壇的中亞五國媒體機構代表團參訪寧波?!皶毓沤?,港通天下”,寧波是古代海上絲綢之路的始發港之一,也是“一帶一路”建設的重點區域。代表團實地打卡寧波的城市“名片”,感受這座城市有力的“脈搏”。

          5月25日上午,隨著層層疊疊的集裝箱躍入視線,代表團一行到達寧波舟山港穿山港區。碼頭塔吊林立,貨輪往來不息,集裝箱裝卸繁忙。無人不為這座港口的現代、龐大、有序而震撼。

          5月25日,中亞五國媒體機構代表在寧波舟山港穿山港區參觀。新華社記者江漢 攝

          大家紛紛拿出手機拍照,打卡這座超級大港。土庫曼斯坦東方通訊社社長阿曼薩雷耶夫不斷調整鏡頭的角度,想用一張照片“集齊”港口、集裝箱、塔吊、卡車等多種元素。烏茲別克斯坦國家通訊社國際部副總編輯古利亞莫夫不禁贊嘆“太震撼了,中國經濟發展速度非????!彼硎?,得益于共建“一帶一路”倡議,中亞同中國的交通物流網絡不斷織密。借助中歐班列和寧波舟山港的海鐵聯運,烏茲別克斯坦的進出口貨物量將不斷提升,同烏茲別克斯坦開展進出口貿易的國家也會不斷增多。

          “一帶一路”一詞頻繁地出現在代表團的講話和采訪中。中亞和共建“一帶一路”倡議有著重要淵源。哈薩克斯坦是共建“一帶一路”倡議的首倡之地,中亞國家是最早公開支持倡議的國家,也是共建“一帶一路”合作的先行者。十年來,共建“一帶一路”從理念變為現實,各項合作措施落地開花,中國同中亞的關系邁入了新時代。

          中亞與寧波的相遇,是陸上絲綢之路與海上絲綢之路的交匯。哈薩克斯坦總統廣播電視總局執行經理穆拉江說,寧波是中國朝向世界的窗口,也是世界通往中國的門戶。期待寧波在交通運輸方面發揮更大的作用,以物流暢通促進貿易暢通,撬動中國與中亞國家之間實現更高水平的經濟合作交流。

          今年1-4月,寧波市對中亞出口13.6億元,同比增長69.9%。機電類產品、電動載人汽車和高新技術產品等為主要出口產品。筆者相信,此次中亞與寧波的“雙向奔赴”一定余波蕩漾,余韻悠長。

          5月25日,中亞五國媒體機構代表在寧波永新光學股份有限公司參訪。新華社記者江漢 攝

          隨后,寧波這座“制造業單項冠軍之城”給我們實實在在秀了一把“理工氣質”。筆者隨代表團一行深入探訪了寧波東方電纜股份有限公司、寧波均勝電子股份有限公司、寧波永新光學股份有限公司等企業,代表們時而安靜聆聽,時而駐足觀察,時而向工作人員詢問詳細數據?!拔以跂|方電纜看到了各國互聯互通的又一案例?!卑⒙_雷耶夫說,通過現代化的產品,中國正在助力把整個世界聯系起來,通過本次來浙江參訪,他看到了一個現代、繁榮、開放的中國。

          “書藏古今”的寧波也給代表團展示了她的“浪漫氣息”。26日,代表團一行來到了最后一站——天一閣。天一閣是中國現存歷史最悠久的私家藏書樓,代表們對景點和園林構造都饒有興致,通過天一閣,代表們了解了寧波的文化底蘊,也感受到了中國傳統文化的魅力。

          塔吉克斯坦霍瓦爾國家通訊社社長助理法伊祖洛佐達對筆者說,寧波是一座非常漂亮的城市,他來過中國很多次,到過很多的城市,他們也非常希望中國的朋友能夠到塔吉克斯坦來。

          5月25日,中亞五國媒體機構代表在寧波均勝電子股份有限公司參訪。新華社記者江漢 攝

          代表團成員表示,中國的經濟建設與現代化發展成效顯著,為中亞國家提供了經驗和參考。未來,他們將繼續致力于發揮媒體的橋梁作用,推動中亞國家同中國之間經貿、人文等各方面交流,為深化中亞各國同中國之間的伙伴關系添磚加瓦。

          此前,中國—中亞通訊社論壇在北京舉行。作為中國—中亞峰會成果之一,論壇由新華通訊社倡議并主辦,哈薩克斯坦總統廣播電視總局、吉爾吉斯“卡巴爾”國家通訊社、塔吉克斯坦霍瓦爾國家通訊社、土庫曼斯坦東方通訊社、烏茲別克斯坦國家通訊社負責人出席。2019年6月,新華社發起并與中外合作伙伴共同成立了“一帶一路”經濟信息共享網絡,吉爾吉斯“卡巴爾”國家通訊社為共享網絡創始成員之一。此次中國—中亞通訊社論壇期間,與會的哈、塔、土、烏四國媒體機構加入“一帶一路”經濟信息共享網絡,共享網絡成員機構增至53家,覆蓋36個國家和地區。(韓曉寧)

          編輯:唐云
          今日推薦

          通訊:數十年前中國援建的水利工程仍在造福阿富汗民眾

          中國政府于20世紀六七十年代援建了帕爾萬水利灌溉工程,可灌溉當地數萬公頃土地,同時也可供應人畜飲水和生活用水。工程對阿富汗經濟發展起著重要作用,經濟效益顯著,因而在阿富汗家喻戶曉,人們深情地稱之為“生命...【詳細】
          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五区
          <strong id="pvjsx"><track id="pvjsx"></track></strong>

            <tbody id="pvjsx"></tbody>
          1. <em id="pvjsx"><strike id="pvjsx"></strike></e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