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月,江蘇省外貿結構進一步優化,民營企業、一般貿易、對新興市場出口逆勢增長,占比持續提升……6月7日上午,江蘇省政府就近期印發的《關于推動外貿穩規模優結構的若干措施》舉辦新聞發布會,解讀最新政策。
江蘇省商務廳副廳長周曉陽介紹,今年以來,全球經濟下行、需求持續萎縮,加上江蘇省外資企業、加工貿易和歐美市場占比較高的結構特點,外貿受到的沖擊更加明顯。1-4月,全省外貿進出口1.62萬億元,同比下降2.1%。但是,江蘇省外貿結構進一步優化,民營企業、一般貿易、對新興市場出口逆勢增長,占比持續提升;太陽能電池、鋰電池、新能源汽車“新三樣”產品出口增長33.9%,拉動力提升。
《若干措施》從穩定貿易規模、優化貿易結構、加強服務保障三個方面提出14條具體舉措。
一是穩定貿易規模。主要包括支持企業出海拓市場、穩定外資產業鏈供應鏈、促進加工貿易創新發展、培育擴大汽車行業出口、加大進口促進力度等五項措施。
二是優化貿易結構。主要包括推動外貿新業態加快發展、用足用好RCEP等自貿協定優惠政策、推動貿易數字化綠色化發展等三項措施。
三是加強服務保障。主要包括更好發揮出口信用保險作用、強化財政金融支持、優化跨境結算服務、強化國際物流服務保障、提升貿易便利化水平、妥善應對國外不合理貿易限制措施等六項措施。
江蘇是開放大省、外貿大省,進出口規模連續20年居全國第二位。今年以來,江蘇省商務廳貫徹落實省政府推動經濟運行率先整體好轉42條,商務領域出臺助力經濟運行率先整體好轉15條,強化外貿運行監測,加大助企惠企力度,多措并舉推動企業拓市場、穩訂單,不斷激發外貿新動能,千方百計穩住外貿基本盤。
下一步,江蘇省商務廳將繼續發揮政策作用,切實穩主體、穩份額、穩預期。
——大力支持企業穩訂單拓市場,全力穩住外貿基本盤。今年以來,省市聯動商務廳已支持近1500家企業參加120多場境外重點展會;組織2600多家企業參加第133屆廣交會,參展企業數、展位數均創新高。
下一步,將繼續用好出口信保、出口信貸等政策工具支持企業出海搶訂單;同時鼓勵外貿企業應用數字技術和互聯網開展數字化營銷;開展“RCEP規則深化利用”等專題培訓,幫助企業用好用足自貿協定優惠政策,積極有效開拓市場、獲取訂單。
——積極培育新動能新增量,著力促進外貿創新發展。今年以來,各地加快發展外貿新業態,成功舉辦了2023江蘇跨境出海峰會、工業品跨電高峰論壇、南通跨電選品會等活動,即將舉辦長三角跨境電商行業峰會和交易會;推動“市采通”平臺在重慶等4地落地,積極拓展外貿新業態增量。
下一步,將會同有關部門召開外貿新業態新模式推進會,研究解決瓶頸問題,推廣地方成功經驗做法;繼續發揮跨境電子商務綜合試驗區、跨境電商產業園、外貿轉型升級基地等平臺載體作用,積極發展“跨境電商+產業帶”模式,促進跨境電商、市場采購貿易、海外倉等新業態新模式融合發展。發揮江蘇產業優勢,支持“新三樣”出口企業加大國際市場開拓力度,不斷強優勢、補短板、擴增量,盡快形成新增長點。加大進口促進力度,發揮蘇州工業園區、昆山、張家港、無錫新吳區4個國家進口貿易促進創新示范區作用,推動大宗商品交易平臺、汽車整車進口口岸和電子元器件國際分撥中心等平臺載體建設,穩步擴大進口規模。
——持續深化貿易和產業融合,大力推進外貿高質量發展。深化貿易和產業融合發展,引導出口產業由加工制造為主向研發、設計、營銷等產業鏈兩端延伸,加快形成以技術、標準、品牌、質量和服務為核心的競爭新優勢。今年以來,江蘇省大力開展“走進跨國公司總部”行動,全省60多個團組赴歐美、日韓、新加坡等重點國別地區開展招商活動。
下一步,將持續深化與跨國公司產業合作,支持蘇州等外貿大市積極爭取更多總部高附加值訂單。促進加工貿易創新發展,發揮蘇州全國加工貿易轉型升級試點城市的示范效應,引導企業發展保稅檢測、保稅維修、保稅研發等新興業務,推動加工貿易穩定產業鏈供應鏈。開展國際知名品牌培育工作,優選一批跨境電商出海品牌,提升出口企業品牌化發展水平。
——不斷提升貿易便利化水平,持續優化外貿發展環境。充分發揮省級外貿外資協調機制、省應對美國出口管制部門協調機制和外貿、外資兩個專班作用,強化企業困難問題銷賬制度,做好對企業的精準服務和項目的資源要素保障;強化外貿形勢研判,實施好穩外貿政策組合拳,切實落實落地穩外貿政策。推動南京、無錫開展跨境貿易便利化專項行動,持續規范和降低進出口環節合規費用,加快智慧口岸建設,深化國際貿易“單一窗口”建設,推動口岸提效降費,提升跨境貿易便利化水平。建立健全省出口管制應對工作機制,幫助列入出口管制清單的企業妥善應對,指導企業加強出口管制內部合規體系建設。(記者 楊藝;設計 唐詩韻)
(原標題:14條措施“穩規模優結構” 江蘇發文激發外貿新動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