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9日,在上海合作組織減貧和可持續發展論壇開幕式上,中國國際扶貧中心和中國社會科學院俄羅斯東歐中亞研究所發布了《上海合作組織國家減貧與發展研究報告》(以下簡稱《報告》)。
《報告》以上合組織成員國的貧困問題為主要研究對象,對各國貧困問題的現狀、演變、特征以及原因等問題進行研究,對這些國家的減貧政策、減貧機構和減貧效果進行評估,并對各國參與國際減貧合作的情況和需求進行了梳理?!秷蟾妗吠ㄟ^厘清上述問題,對上合組織框架內的減貧國際合作需求、機制以及合作前景等重要議題提出從理論到實踐的研究結論。
《報告》建議從強化頂層設計入手,盡早成立上合組織框架內的政府間減貧合作委員會、上合組織減貧合作部長級會議、減貧合作基金、減貧合作國際論壇等,由各國國際扶貧機構具體組織實施;盡早把“上合組織成員國減貧合作五年規劃”(或行動綱領)納入上合組織工作內容。要尊重各成員國在政治制度、經濟體制和社會管理模式上的差異,在設計和實施減貧國際合作工作的過程中,把對成員國貧困人口的精準識別作為重點工作之一,在此基礎上制定出有效的減貧方案?!秷蟾妗氛J為,根據國際組織的減貧經驗,以減貧項目形式向各成員國提供減貧合作公共產品是有效方式。通過上述舉措,找到減貧國際合作利益的最大公約數,在成員國之間達成共識,把減貧合作落到實處,為共創上海合作組織命運共同體貢獻力量。(記者 母家亮 孫鵬)
(原標題:《上海合作組織國家減貧與發展研究報告》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