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滿載布料、棉紗等貨物的“中吉烏”公鐵聯運國際貨運班列從新疆烏魯木齊國際陸港區緩緩駛出,以鐵路運輸方式運抵喀什火車站,經公路從伊爾克什坦口岸出境,最終運抵烏茲別克斯坦塔什干和吉爾吉斯斯坦比什凱克。該趟班列全程采用集裝箱“鐵路—公路”的國際多式聯運方式,比傳統國際鐵路聯運模式節約3至5天。
作為陸港型國家物流樞紐、中歐班列集結中心示范工程,近年來,烏魯木齊國際陸港區緊緊圍繞“集貨、建園、聚產業”的總體發展思路,不斷豐富運輸方式,提高綜合服務能力,助力中歐班列發展行穩致遠。
2015年啟動建設的烏魯木齊國際陸港區位于烏魯木齊西北部,包含中歐班列(烏魯木齊)集結中心、綜合保稅區、倉儲交易產業區等多個功能區,是絲綢之路經濟帶核心區建設的標志性工程之一。
2022年2月20日,中歐班列??吭谥袣W班列烏魯木齊集結中心的站臺。 丁磊攝
近年來,烏魯木齊國際陸港區輻射國內省市、聯通歐亞的國際門戶樞紐作用愈發凸顯。相關數據顯示,2022年上半年,烏魯木齊國際陸港區累計開行中歐班列604列,同比增長36%;班列運載貨源種類不斷豐富,運載貨物由最初的日用百貨、服裝產品拓展至機械設備、水暖建材等200多個品類;開行班列線路已達21條,通達歐亞19個國家和地區、26個城市。
“新疆農產品搭乘中歐班列走出國門,提高了運輸時效,還降低了運輸成本和損耗?!毙陆患肄r產品公司負責人艾力·買買提依明表示。
全方位助力國內商品“走出去”的同時,烏魯木齊國際陸港區還按照“集拼集運”的物流組織模式,讓班列在烏魯木齊由“過路”變為“集結”,大大提高了整體“帶貨”能力。與此同時,烏魯木齊國際陸港區還采用“集貨、建園、聚產業”的運作模式,讓“通道經濟”轉變為“樞紐經濟”,帶動形成能夠“落地生根”的經濟圈。
烏魯木齊國際陸港區自建成投入運營以來,已累計完成全社會投資300余億元,成為烏魯木齊乃至新疆對外開放和經濟發展的重要增長極。近年來,國際陸港區各項功能逐步完善,相繼獲批陸港型國家物流樞紐、中歐班列集結中心示范工程等,向西樞紐地位逐步凸顯。
為進一步提高運輸效率,烏魯木齊海關所屬烏昌海關在做好各項疫情防控措施前提下,推行“重進重出、多點裝貨”公路出口模式,進一步發揮國際陸港區貨物集散功能,通過對貨物采取集中運抵、集中施封、集中查驗等方式,確保對出口貨物實現查驗、監管、通關“一條龍”服務,提高整體物流效率。
烏魯木齊國際陸港區一方面以中歐班列為媒串聯起新疆與中亞、歐洲“貿易絲路”,另一方面強力激活物流“引擎”,加速產業集聚落地,為“一帶一路”建設注入新的動力。
據烏魯木齊海關介紹,今年前5個月,新疆與157個國家和地區有貿易往來,對共建“一帶一路”國家、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協定(RCEP)成員國分別進出口610.6億元、43億元,分別增長39.6%、28.2%,其中對共建“一帶一路”國家進出口貿易額占新疆外貿進出口總值的90.6%。(郝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