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rong id="pvjsx"><track id="pvjsx"></track></strong>

      <tbody id="pvjsx"></tbody>
    1. <em id="pvjsx"><strike id="pvjsx"></strike></em>

          X

          中國一帶一路網

          中國18個自貿試驗區建設進展一覽

          中國的自由貿易試驗區均為FTZ(Free Trade Zone),在主權國家或地區的關境以外,劃出特定的區域,準許外國商品豁免關稅自由進出,在貿易和投資等方面比世貿組織有關規定更加優惠的貿易安排。

          2013年9月-2019年8月,國務院先后分五批,批復成立上海、廣東、天津、福建、遼寧、浙江、河南、湖北、重慶、四川、陜西、海南、山東、江蘇、廣西、河北、云南、黑龍江共18個自由貿易試驗區。

          近6年來,以國務院發函等方式集中復制推廣的自貿試驗區改革試點經驗共五批、合計106項;由國務院自貿試驗區工作部際聯席會議辦公室總結印發供各地借鑒的“最佳實踐案例”共三批、合計43個;各部門自行復制推廣的改革試點經驗53項。累計來看,自貿試驗區形成的202項制度創新成果得以復制推廣。截至2018年底,11個自貿試驗區(不包括海南及新設的6個自貿區)累計新設立企業61萬家,其中外資企業3.4萬家,自貿區以不到全國萬分之二的面積,吸引了12%的外資,創造了12%的進出口。正如國務院副總理、推進“一帶一路”建設工作領導小組組長韓正所言:“自貿試驗區是國家的試驗田,不是地方的自留地;是制度創新的高地,不是優惠政策的洼地;是種苗圃,不是栽盆景?!?

          數據來源:中山大學自貿區綜合研究院《中國自由貿易試驗區發展藍皮書(2017-2018)》

          中國一帶一路網梳理18個自由貿易試驗區建設的最新進展,本專欄將隨時更新。


           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 

          成立日期:2013年9月29日

          實施范圍:28.78平方公里→120.72平方公里(2015年4月擴圍)→240.22平方公里(2019年8月擴圍)

          建設目標:到2020年建設成為投資貿易自由、規則開放透明、監管公平高效、營商環境便利的國際高標準自由貿易園區。

          《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總體方案》(2013.9.18)

          《進一步深化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改革開放方案》(2015.4)

          《全面深化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改革開放方案》(2017.3)

          《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臨港新片區總體方案》 (2019.7.27)

          上海自貿試驗區設立于2013年9月,是我國首個自由貿易試驗區,起步時僅28.78平方公里。2015年4月,伴隨著新批復的3家自貿區,上海自貿試驗區迎來了第一次擴容,加入了陸家嘴金融片區、金橋開發片區、張江高科技片區,面積擴展到120.72平方公里;2019年8月6日,國務院發布《國務院關于印發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臨港新片區總體方案的通知》,上海自貿試驗區進行了第二次擴容。

          根據今年6月21日商務部國際貿易經濟合作研究院發布的《中國自由貿易試驗區發展報告(2019)》,上海自貿試驗區《全面深化方案》試驗任務完成情況最好,完成率達到98.99%。截至今年6月底,上海自貿區累計新設企業逾5.5萬戶,是前20年同一區域設立企業數的1.5倍。新設企業中,外資企業占比從掛牌初期的5%上升到目前的20%左右。

          8月15日正式揭牌的臨港新片區主要位于臨港新城,面積與前11個自貿區(海南自貿區區除外)的面積相當,達到119.5平方公里,囊括了浦東機場南側的海港空港、小洋山島、洋山特殊綜合保稅區、臨港產業園和南匯新城。臨港新片區將對標國際上公認的競爭力最強的自由貿易園區,實施具有較強國際市場競爭力的開放政策和制度,加大開放型經濟的風險壓力測試,實現新片區與境外之間投資經營便利、貨物自由進出、資金流動便利、運輸高度開放、人員自由執業、信息快捷聯通,打造更具國際市場影響力和競爭力的特殊經濟功能區,主動服務和融入國家重大戰略,更好地服務對外開放總體戰略布局。

          習近平:把上海自貿區建設成“一帶一路”橋頭堡

          李克強考察上海自貿區:中國仍是全球最佳投資目的地

          上海自貿區發揮“試驗田”作用 5年來已有127項創新成果在全國復制推廣

          上海自貿區深化實施“證照分離”改革 548項準入審批全部納入改革范圍

          上海自貿區部署2018年深化改革工作:自貿港等5方面要有新突破

          上海自貿區出臺25條新舉措 擴大金融開放

          上海自貿區成立擴區專項工作組 新片區建設重點在“新”

          上海自貿區升級外匯管理 試點資本項目外匯收入支付便利化


           中國(廣東)自由貿易試驗區 

          成立日期:2015年4月21日

          實施范圍:廣州南沙新區片區、深圳前海蛇口片區、珠海橫琴新區片區,面積為116.2平方公里

          建設目標:打造開放型經濟新體制先行區、高水平對外開放門戶樞紐和粵港澳大灣區合作示范區。

          《中國(廣東)自由貿易試驗區總體方案》(2015.4)

          《進一步深化中國(廣東)自由貿易試驗區改革開放方案》(2018.5)

          憑借緊鄰香港、澳門的獨特優勢,廣東自貿試驗區面向港澳合作一直是“第一方陣”。通過向國家提出對港澳進一步開放的負面清單建議,推動在2015年簽訂的CEPA(《關于建立更緊密經貿關系的安排》)補充協議中,新增10條專門適用于廣東自貿試驗區的開放措施。

          截至2019年4月,廣東自貿試驗區形成了456項制度創新成果,向全省復制推廣了四批共102項改革創新經驗,累計發布了92個制度創新案例,新一批20項改革創新經驗和51個案例即將印發實施。

          此外,自貿試驗區跨境業務和外匯管理便利化措施穩步向全省推廣,截至2018年,共設立跨境人民幣雙向資金池290個,累計結算量超6200億元,全省通過全口徑跨境融資宏觀審慎管理政策借款達362.17億美元?!般y稅互動”試點推廣到全省后,已覆蓋118家銀行業金融機構,累計向企業發放貸款152.52億元。

          廣東自貿區形成385項制度創新成果 累計新設企業19.6萬家

          廣東自貿區發布30個“制度創新最佳案例” 超半屬于全國首創全國率先

          廣東自貿區拓展跨境人民幣業務降低企業運營成本

          廣東自貿區發起共建全球質量溯源體系倡議


           中國(天津)自由貿易試驗區 

          成立日期:2015年4月21日

          實施范圍:東疆片區、天津機場片區、濱海新區中心商務片區,面積為119.9平方公里

          建設目標:構筑開放型經濟新體制,增創國際競爭新優勢,建設京津冀協同發展示范區。

          《中國(天津)自由貿易試驗區總體方案》(2015.4)

          《進一步深化中國(天津)自由貿易試驗區改革開放方案》(2018.5)

          《中國(天津)自由貿易試驗區管理辦法》(2015.4)

          天津自貿試驗區充分發揮“試驗田”作用。截至今年6月底,累計實施了400余項改革創新措施,《總體方案》90項任務和兩批175項自主創新措施落地實施,《深改方案》128項任務完成111項,占總量的近九成;25項首創經驗和案例在全國復制推廣,106項經驗和案例在京津冀及其他區域復制推廣。

          天津自貿試驗區上半年新登記市場主體6500戶,累計新增5.9萬戶,注冊資本1.93萬億元人民幣,中鐵集團、中車集團、中化集團等近70家央企龍頭項目落地;2018年新增市場主體、外貿進出口、境外投資三項指標均居全國12個自貿試驗區第2位,利用外資居第3位。

          同時,天津自貿試驗區融資租賃繼續領跑全國,聚集各類租賃公司超過3600家,總資產突破1萬億元,占全國的近1/3,飛機、船舶、海工平臺業務規模,均占全國的80%以上。商業保理創新活躍,推出全國首個影視保理產品,積極推動開展國際保理業務,聚集中國鋁業、中金匯理、太鋼集團等保理企業600多家,業務規模占全國的15%。平行進口汽車服務和管理平臺實現與海關數據聯網,全國首個平行進口汽車整備中心運行,推動成為全國平行進口汽車定價中心,上半年平行進口汽車4.2萬輛,占全國的70%。

          此外,天津自貿試驗區還開展了國內首臺出口非洲盾構機、世界最大整孔橋成套設備保稅維修業務,全國首架波音737客改貨飛機以租賃方式成功交付。網易考拉、唯品會、亞馬遜等國內外大型電商落戶天津自貿試驗區,年單量突破1800萬。

          天津自貿區著力推進投資與貿易便利化

          天津自貿區“一帶一路”跨境電商廣場啟動運營

          天津自貿區首發中歐班列助力“一帶一路”

          天津自貿區“一帶一路”項目庫入庫項目逾80個


           中國(福建)自由貿易試驗區 

          成立日期:2015年4月21日

          實施范圍:福州片區、廈門片區、平潭片區,面積為118.04平方公里

          建設目標:打造開放和創新融為一體的綜合改革試驗區、深化兩岸經濟合作示范區和面向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沿線國家和地區開放合作新高地。

          《中國(福建)自由貿易試驗區總體方案》(2015.4)

          《進一步深化中國(福建)自由貿易試驗區改革開放方案》(2018.5)

          進一步推進中國(福建)自由貿易試驗區改革創新三十五條措施的通知

          《進一步推進中國(福建)自由貿易試驗區改革創新三十五條措施》解讀

          福建省自貿試驗區自2015年4月掛牌運行以來,國務院批準《中國(福建)自由貿易試驗區總體方案》中186項重點試驗任務,絕大部分已實施,且取得明顯成效。

          總體方案186項重點試驗任務,絕大部分已實施,且取得明顯成效。深化方案136項重點試驗任務已實施85%。推出378項創新舉措,其中全國首創141項、對臺81項。2015年以來,國務院及國務院辦公廳發文復制推廣自貿試驗區試點經驗共69項,其中福建省報送27項,占39%,在全國自貿試驗區中走在前列。有136項創新成果在全省推廣實施,發布創新實踐案例149個,有效彰顯了自貿試驗區深化改革開放試驗田的作用。聯合廈門大學,成立了全國第一家自貿區學院。區內累計新增企業8萬戶、注冊資本1.8萬億元,分別是掛牌前歷年總和的5.2倍和8.1倍。

          探索實施外資負面清單管理模式。50多個服務貿易領域率先對臺開放。累計新增外資企業3891家,其中臺資企業2323家,以不到全省千分之一的面積,吸引了全省新增外資、臺資企業數的近一半。殼牌、亞馬遜、ABB等一批世界500強企業在區內落戶。

          值得一提的是,福建自貿區基本建立了符合國際規則的貿易便利化服務體系,實現通關更方便、更快捷、更便宜。國際貿易單一窗口建設走在全國前列,實現對國際貿易主要環節、主要進出境商品和主要出入境運輸工具的三個全覆蓋,對外貿易經營者備案和原產地證企業備案“兩證合一”、出口信用保險服務等多項業務模式在全國復制推廣。

          福建35條新舉措加強自貿區建設 凸顯對臺先行先試


           中國(遼寧)自由貿易試驗區 

          成立日期:2017年4月1日

          實施范圍:大連片區、沈陽片區、營口片區,面積為119.89平方公里

          建設目標:經過三至五年改革探索,鞏固提升對人才、資本等要素的吸引力,引領東北地區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提高經濟發展質量和水平。


          《中國(遼寧)自由貿易試驗區總體方案》(2017.3)

          中國(遼寧)自由貿易試驗區條例

          截至2018年末,國家總體方案中賦予遼寧自貿試驗區的123項改革試驗任務,我省已有113項落地,落地率達91.8%,位居全國前列。

          8月14日,遼寧自貿試驗區大連片區推出《鼓勵自貿創新十條措施(試行)》,面向全國凝智聚力,設立自貿創新專項獎勵資金,鼓勵社會各界為大連片區創新獻計獻策,推動高質量發展。其中重大創新案例將給予最高1000萬元的獎勵,整體獎勵上不封頂,此舉在國內尚屬首次。

          沈陽片區兩年新建億元以上項目34個,計劃總投資669.2億元。形成了國有企業“內創業”、混改管理層持股推動國資國企改革、國有企業應急轉貸業務創新等6項制度創新案例,占全省自貿試驗區國資國企領域創新案例的85.7%。

          營口綜合保稅區是中國東北沿海唯一一家綜合保稅區。2017年12月21日獲國務院批準;2018年12月27日,通過國家聯合驗收組驗收;2019年4月10日,營口綜合保稅區封關運行。

          遼寧自貿試驗區首創13項改革創新舉措 涵蓋貿易便利化等多領域

          遼寧自貿區大連片區面向全國推出鼓勵自貿創新十條措施

          遼寧自貿區123項改革試點任務已落地96項

           中國(浙江)自由貿易試驗區 

          成立日期:2017年4月1日

          實施范圍:舟山離島片區、舟山島北部片區、舟山島南部片區,面積為119.95平方公里

          建設目標:經過三年左右有特色的改革探索,基本實現投資貿易便利、高端產業集聚、法治環境規范、金融服務完善、監管高效便捷、輻射帶動作用突出,以油品為核心的大宗商品全球配置能力顯著提升,對接國際標準初步建成自由貿易港區先行區。

          《中國(浙江)自由貿易試驗區總體方案》(2017.3)

          中國(浙江)自由貿易試驗區條例

          《中國(浙江)自由貿易試驗區條例》解讀

          浙江自貿試驗區掛牌以來,堅持走首創性、差別化改革探索之路,特別在推進以油氣全產業鏈為核心的大宗商品投資便利化、貿易自由化方面進行了大膽探索實踐,已梳理形成83項含金量較高的制度創新成果,經第三方評估認為,其中34項為全國首創性成果,其“首創率”41%,遠超國內其它第三批自貿試驗區。

          自國務院批復設立第三批7個自貿試驗區后,已經先后向全國復制推廣了3批共79項改革試點經驗,其中浙江自貿試驗區累計14項改革成果入選,以占總數17.7%的比例位居全國自貿試驗區“首位”。

          近日,浙江省政府辦公廳印發《關于進一步推進中國(浙江)自由貿易試驗區改革創新的若干意見》(下稱《意見》),其中首次明確提出要在全省范圍內建設“自貿試驗區聯動創新區”。全省11個設區市都可申報建設聯動創新區。根據《意見》,各地可依托省級以上經濟(技術)開發區、高新技術產業園區、海關特殊監管區等各類經濟功能區進行創建。這些申報單位要求開放程度高、體制機制活、帶動作用強。今年,全省將力爭建設3個左右聯動創新區。

          浙江出臺金融支持浙江自貿區建設相關意見

          浙江自貿試驗區一年形成40項創新成果 20項屬全國首創


           中國(河南)自由貿易試驗區 

          成立日期:2017年4月1日

          實施范圍:鄭州片區、開封片區、洛陽片區,面積為119.77平方公里

          建設目標:引領內陸經濟轉型發展,推動構建全方位對外開放新格局。

          《中國(河南)自由貿易試驗區總體方案》(2017.3)

          河南自貿試驗區自2017年4月1日掛牌以來,先后印發了管理試行辦法、建設實施方案以及建設重大改革專項總體方案和政務、監管、金融、法律、多式聯運五大服務體系建設專項方案。省直和中央駐豫單位相繼出臺47個配套支持文件,自貿試驗區建設推進機制基本形成。

          在商事制度改革、提升貿易便利化水平、多式聯運體系建設等方面形成225個實踐案例;吸引了超過5萬家企業前來注冊,注冊資本突破6000億元,試點改革成效顯現。

          河南自貿試驗區建立跨境電商正面監管新模式

          河南自貿區鄭州片區三年計劃發布:申建自由貿易港


           中國(湖北)自由貿易試驗區 

          成立日期:2017年4月1日

          實施范圍:武漢片區、襄陽片區、宜昌片區,面積為119.89平方公里

          建設目標:努力成為中部有序承接產業轉移示范區、戰略性新興產業和高技術產業集聚區、全面改革開放試驗田和內陸對外開放新高地,在實施中部崛起戰略和推進長江經濟帶發展中發揮示范作用。

          《中國(湖北)自由貿易試驗區總體方案》(2017.3)

          湖北自貿試驗區掛牌運行兩年來,以制度創新為核心,以創新驅動發展為主攻方向,初步形成300多項制度創新成果,其中9項被國家層面采納推廣,86項在省內復制推廣;掛牌至今,湖北自貿試驗區累計實際使用外資31.7億美元,進出口總額2159億元人民幣。國土面積雖然僅為全省的0.065%,但實際利用外資占全省的10%、進出口總額占全省三分之一,已成為湖北對外開放的高地。

          截至今年2月累計新設企業25622家,平均每天新增市場主體37家;在全省0.065%的國土上涌現出全省23.5%的專利、創造出全省30.2%的外貿總值?!跋瘸鰠^后報關”“先放行后改單”等7項成果在國家層面推廣,另有57項創新成果在省內推廣。

          湖北自貿區緊扣中部有序承接產業轉移示范區、戰略性新興產業和高技術產業集聚區的戰略定位,一批重點產業基地迅速崛起。在武漢片區,新經濟領軍企業涌入光谷,中誠信、中國醫療器械公司等知名企業總部遷漢,小米、新思科技等科技公司“第二總部”紛紛落戶武漢。光電子信息產業集群加快形成,光谷生物城綜合實力穩居全國第三。

          襄陽片區著力打造區域性生產性服務業高地,同時聚焦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打造中國新能源汽車之都;宜昌片區生物醫藥、電子信息、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裝備制造和現代服務業等六大主導產業粗具規模,正著力培育工業經濟、平臺經濟、物流經濟三大千億產業。

          湖北自貿區新設企業4877家 上半年啟動160項改革

          湖北自貿區掛牌兩周年 新設企業2.56萬家吸引外資38.3億美元


           中國(重慶)自由貿易試驗區 

          成立日期:2017年4月1日

          實施范圍:兩江片區、西永片區、果園港片區,面積為119.98平方公里

          建設目標:努力建成服務于“一帶一路”建設和長江經濟帶發展的國際物流樞紐和口岸高地,推動構建西部地區門戶城市全方位開放新格局。

          《中國(重慶)自由貿易試驗區總體方案》(2017.3)

          中國(重慶)自由貿易試驗區產業發展規劃(2018―2020年)

          作為同一批處于內陸區域的自貿區,重慶區位獨特、戰略地位重要,在國家對外開放格局中具有獨特的地位和作用,是西部大開發的戰略支點和“一帶一路”與長江經濟帶的連接點。慶對標定位要求、服務國家大局,立足自身優勢、聚焦重點領域,在陸上貿易規則、物流金融、陸海新通道運營機制等領域開展個性化探索。

          截至2019年6月,總體方案151項改革試點任務已實施144項,落地率95.4%。重慶自貿試驗區141項創新舉措,實際可對應政策舉措129項,已實施119項,落實率為92%。

          今年上半年,重慶自貿試驗區新增注冊企業(含分支機構)5945戶,占全市比重9.4%,注冊資本總額477.16億元人民幣,占全市比重13.3%;其中,外資企業(含分支機構)81戶,占全市比重21.1%,注冊資本1.43億美元,占全市比重6.6%。自貿試驗區全域引進項目446個,簽訂合同(協議)總額715.11億元人民幣。

          除了商貿物流,近來重慶正實施以大數據智能化為引領的創新驅動發展戰略行動計劃,也吸引了阿里、騰訊、華為在內的國內大中型互聯網科技公司紛紛布局重慶,為重慶數字經濟快速發展注入新的活力。

          重慶自貿區產業規劃出臺 2020年建成互聯互通的現代服務業運營中心

          重慶自貿區落實49項改革試點經驗 上半年落戶304個項目

          重慶自貿試驗區“兩周歲”亮出成績單

          重慶自貿區新注冊企業超萬家 出臺100多項創新舉措

          重慶自貿試驗區2018年新增企業逾1.2萬戶

          重慶自貿試驗區已實施改革試點任務129項


           中國(四川)自由貿易試驗區 

          成立日期:2017年4月1日

          實施范圍:成都天府新區片區、成都青白江鐵路港片區、川南臨港片區,面積為119.99平方公里

          建設目標:在打造內陸開放型經濟高地、深入推進西部大開發和長江經濟帶發展中發揮示范作用。

          《中國(四川)自由貿易試驗區總體方案》(2017.3)

          四川自貿區掛牌兩年多來,形成了500余個實踐案例,10余個在全國復制推廣,29個在四川省復制推廣。截至目前,四川自貿區累計新設立企業超過6萬家,注冊資本超過8000億元,貢獻了四川省1/20的新增企業、1/10的貨物進出口、1/3的新增外商投資企業?!岸嗍铰撨\一單制”“中歐班列集拼集運”“生產企業出口退稅服務前置”“企業開辦小時清單制”等改革在全國產生了積極影響。截至2019年年6月底,四川自貿區累計新設企業超6萬家、注冊資本超8000億元人民幣。

          今年7月1日,《中國(四川)自由貿易試驗區條例》開始施行?!稐l例》分9章、共60條,明確了自貿試驗區建設目標,從管理體制、政務服務、投資促進、貿易便利、金融創新、法治環境、協同發展等7個方面進行了規范,使自貿試驗區建設有章可循、改革創新于法有據?!半S著《條例》的實施,給自貿區企業留出了較大的想象空間,將獲得改革創新紅利?!庇袠I內人士表示。

          四川自貿區條例正式實施 適用范圍擴至協同改革先行區

          四川自貿試驗區探索建設自由貿易港 加快打造西向南向開放戰略中心

          四川自貿試驗區簽發國內首張中歐班列多式聯運提單


           中國(陜西)自由貿易試驗區 

          成立日期:2017年4月1日

          實施范圍:中心片區、西安國際港務區片區、楊凌示范區片區,面積為119.95平方公里

          建設目標:全面改革開放試驗田、內陸型改革開放新高地、“一帶一路”經濟合作和人文交流重要支點。

          《中國(陜西)自由貿易試驗區總體方案》(2017.3)

          《進一步支持中國(陜西)自由貿易試驗區建設的若干意見》

          《中國(陜西)自由貿易試驗區管理辦法》

          陜西自貿區是中國西北地區唯一的自由貿易試驗區,“一帶一路”建設讓地處西北內陸的陜西站在了對外開放的前沿位置。

          中國(陜西)自由貿易試驗區成立兩年多來,承擔了165項試點任務,其中127項涉及西安市,截至2018年底,127項改革試點任務基本完成。自貿試驗區西安區域形成136項創新案例,其中3項在全國范圍復制推廣,6項在全省范圍復制推廣。

          截至今年上半年,西安區域新增市場主體34835家,注冊資本4404.94億元,注冊資本億元以上企業465家,兩年的新增市場主體數達到成立前該區域歷年市場主體數的1.5倍;新增專利申請5994件,新增專利授權1746件,新增高技術企業2969家,高技術企業營業收入5471.2億元。

          陜西自貿區:打造“一帶一路”上的“新的經濟聚集區”

          陜西自貿區服務“一帶一路” 新增注冊資本井噴式增長

          陜西自貿區一季度市場主體增長60.94%

          陜西自貿試驗區掛牌一周年:探索“陜西經驗” 跑出創新“加速度”

          陜西自貿區兩周年:165項試點任務基本完成 9項全國復制推廣


           中國(海南)自由貿易試驗區 

          成立日期:2018年10月16日

          實施范圍:海南島全島(3.54萬平方公里)

          建設目標:建設全面深化改革開放試驗區、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國際旅游消費中心和國家重大戰略服務保障區,把海南打造成為我國面向太平洋和印度洋的重要對外開放門戶。

          《中國(海南)自由貿易試驗區總體方案》(2018.10.16)

          《中國(海南)自由貿易試驗區總體方案》解讀

          海南自貿區特點非常明顯:除了是最年輕的自貿試驗區,還是面積最大、發展速度最快、發展思路最活躍的自貿區。

          與現有的11個自貿試驗區120平方公里左右的面積相比,海南自貿試驗區屬“全域性”自貿試驗區,地域范圍大,遠超目前已經批準建立的11個自貿試驗區面積總和;行政層級高,是中國第一個以省級行政地域單元為載體的自貿試驗區。這種在較為廣闊地域內進行的全域型自貿試驗區建設,使得相關政策的實施,不僅包括了相對發達地區,也包括了欠發達地區,將有利于為在自由貿易環境下同一行政單元內不同類型地區的開放發展和政策協同探索經驗。

          海南自貿區公布首批8項制度創新案例

          海南自貿區公布第二批制度創新成果案例

          海南省發布自由貿易試驗區第三批制度創新案例

          海南自貿區建設項目(第五批)集中開工96個項目

          海南自由貿易賬戶(FT賬戶)體系正式上線運行

          海南設立自貿區開放發展基金 首期全部投向三亞

          海南將逐步實現給予免簽入境人員30日以上停留期限


           中國(山東)自由貿易試驗區 

          成立日期:2019年8月26日

          實施范圍:濟南片區、青島片區、煙臺片區,面積為119.98平方公里

          建設目標:經過三至五年改革探索,對標國際先進規則,形成更多有國際競爭力的制度創新成果,推動經濟發展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努力建成貿易投資便利、金融服務完善、監管安全高效、輻射帶動作用突出的高標準高質量自由貿易園區。

          《中國(山東)自由貿易試驗區總體方案》 


           中國(江蘇)自由貿易試驗區 

          成立日期2019年8月26日

          實施范圍:南京片區、蘇州片區、連云港片區,面積為119.97平方公里

          建設目標:加快“一帶一路”交匯點建設,著力打造開放型經濟發展先行區、實體經濟創新發展和產業轉型升級示范區。努力建成貿易投資便利、高端產業集聚、金融服務完善、監管安全高效、輻射帶動作用突出的高標準高質量自由貿易園區。

          《中國(江蘇)自由貿易試驗區總體方案》 


           中國(廣西)自由貿易試驗區 

          成立日期2019年8月26日

          實施范圍:南寧片區、欽州港片區、崇左片區,面積為119.99平方公里

          建設目標:著力建設西南中南西北出???、面向東盟的國際陸海貿易新通道,形成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和絲綢之路經濟帶有機銜接的重要門戶。努力建成貿易投資便利、金融服務完善、監管安全高效、輻射帶動作用突出、引領中國—東盟開放合作的高標準高質量自由貿易園區。

          《中國(廣西)自由貿易試驗區總體方案》 


           中國(河北)自由貿易試驗區 

          成立日期2019年8月26日

          實施范圍:雄安片區、正定片區、曹妃甸片區、大興機場片區,面積為119.97平方公里

          建設目標:全面落實中央關于京津冀協同發展戰略和高標準高質量建設雄安新區要求,積極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和京津科技成果轉化,著力建設國際商貿物流重要樞紐、新型工業化基地、全球創新高地和開放發展先行區。

          《中國(河北)自由貿易試驗區總體方案》


           中國(云南)自由貿易試驗區 

          成立日期2019年8月26日

          實施范圍:昆明片區、紅河片區、德宏片區,面積為119.86平方公里

          建設目標:著力打造“一帶一路”和長江經濟帶互聯互通的重要通道,建設連接南亞東南亞大通道的重要節點,推動形成我國面向南亞東南亞輻射中心、開放前沿。努力建成貿易投資便利、交通物流通達、要素流動自由、金融服務創新完善、監管安全高效、生態環境質量一流、輻射帶動作用突出的高標準高質量自由貿易園區。

          《中國(云南)自由貿易試驗區總體方案》


           中國(黑龍江)自由貿易試驗區 

          成立日期2019年8月26日

          實施范圍:哈爾濱片區、黑河片區、綏芬河片區,面積為119.85平方公里

          建設目標:打造對俄羅斯及東北亞區域合作的中心樞紐。努力建成營商環境優良、貿易投資便利、高端產業集聚、服務體系完善、監管安全高效的高標準高質量自由貿易園區。

          《中國(黑龍江)自由貿易試驗區總體方案》

          編輯:劉夢
          今日推薦

          通訊:數十年前中國援建的水利工程仍在造福阿富汗民眾

          中國政府于20世紀六七十年代援建了帕爾萬水利灌溉工程,可灌溉當地數萬公頃土地,同時也可供應人畜飲水和生活用水。工程對阿富汗經濟發展起著重要作用,經濟效益顯著,因而在阿富汗家喻戶曉,人們深情地稱之為“生命...【詳細】
          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五区
          <strong id="pvjsx"><track id="pvjsx"></track></strong>

            <tbody id="pvjsx"></tbody>
          1. <em id="pvjsx"><strike id="pvjsx"></strike></em>